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沪科版)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目标 1. 物理观念 .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 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科学思维和探究 . 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并选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 析能力。 . 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估的能力。 3. 科学态度与责任 . 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 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凸透镜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下面的透镜,并将它们分类。它 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手中的透镜,并结合课本对透 镜进行分类。 小组合作,利用已有器材探究透镜对光 的作用,并用光路图表示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自学课本,理解主光轴、光心、 焦点、焦距的概念。 小组合作完成焦距的测量,并记录结果: 焦距 f= 。 【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利用:柱形透镜、平行光源,观察透镜 对光的作用,用光路图表示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自学】 参考课本第 70 页、73 页内容,在上 图中标出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测量焦距】 怎样利用阳光或手电筒的光测量凸透镜 的焦距?把你的测量过程,以及发现的问题 与周围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你有哪些收获,有 哪些困惑或疑问? 器材:手电筒、光屏、光具座。 (注意:手电筒正对凸透镜,尽量远离,调 节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使光屏上的光斑最 小最亮!)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并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及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交流能力、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环节二:感受放大镜的奇妙--放大镜总是成放大的像吗?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实验并猜想】 结合“课前准备 ”的几个小实验,利用 放大镜观察你周围的物体,你观察到了哪些 像?你是如何看到的? 比比看,哪个小组的 发现最多? 提出问题: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什么因 素有关? 【引导学生实验并自学】 阅读课本第 72 页“加油站 ”,说说什 么是物距和像距. 学生活动 【回顾并进行实验】 利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展示汇报】 猜 想 : 凸 透 镜 的 成 像 情 况 可 能 与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2. 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 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凸透镜的结构。 2. 生活与物理相结合,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三: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学生活动 1. 要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有什 么关系 ,应改变 ,观 察 ,然后对大量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归纳,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实验中用什么作研究物体? 光屏起 什么作用?实验表格中需要记录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器材的安装与调试:将蜡烛、凸透镜、 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 ①上下调整蜡烛的高度,观察光屏上烛 焰的像位置有什么变化? ②上下调整光屏的高度,观察光屏上烛 焰的像位置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要求烛焰、凸透镜、光 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与记录 ①调节物距和光屏到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