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90648

1 社戏 教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86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社戏,教案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社戏》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的儿童叙述视角,分析作者的叙事艺术; 2.理解作者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体会小说的主旨; 3.根据上下文语境,朗读文中相关语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4.感知江南水乡环境美和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 俗。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本文结尾对“豆 ”与“戏 ”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2.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刻感受作者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诗歌导入] 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两首小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问题]同学们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 [过渡语]童年是我们记忆长河中一段永不褪色的缤纷画卷。很多作家都用 温暖的笔触回忆过自己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社戏》,就是鲁迅先生根 据自己一段童年经历所创作的小说。 二.讲述故事 [思考]学生谈《社戏》的文体。(小说读什么?读情节、读人物、读环境。) [阅读方式]听读(或默读课文)。 [学生活动一]请以“我 ”的视角,概述小说看“社戏 ”的故事; 预设:有一年,我随母亲到平桥村外祖母家消夏。那天,我非常想去赵庄看 社戏,可是叫不到船,小朋友们都去看戏了,我闷闷不乐;到了晚上,双喜和朋 友们找我玩,叹惜同情我没看到戏。双喜提议借八叔的船带我去看戏,长辈担心 都是小孩子不可靠,后来双喜打了包票才带着我去看社戏。我急切地想看戏,在 飞快的船上,我几次误以为到了赵庄。到赵庄后,我们只能远远看戏,戏台上所 唱的都不是我们所愿意看的,也买不到豆浆喝,于是在老旦的戏声中我们扫兴而 归。回来路上,桂生想到可以偷罗汉豆煮着吃,于是我们就偷煮罗汉豆,双喜担 心八公公骂我们议论后说不怕,深夜才回到家里。 [学生活动二]请以“双喜 ”的视角,概述小说看“社戏 ”的故事。 预设:迅哥儿来我们村消夏,那天白天我们都去看戏了,只有迅哥儿没去。 晚上,我们找迅哥儿玩,才知道因为没有定到大船,不能去赵庄看戏。我想到八 叔的航船回来,我可以带迅哥儿去看戏;大人们担心我带着不放心,我打了保票 才带走迅哥儿。到了赵庄,我们只能远远看戏,也没有豆浆喝,并且戏台唱的都 是我们不愿看的,在老旦的戏声中,我带着大家回去了。回来路上,桂生想到可 以偷罗汉豆煮着吃,于是我们就去偷煮罗汉豆,我担心用了八公公的柴和盐会骂 我们,大家议论后说不怕。深夜才回到家里。 [思考]两种视角的故事叙述,有什么不同? 预设: ⑴故事发生的前后顺序略有不同; ⑵故事内容略有不同,少了“我 ”的心理感受。 [思考]围绕课题,从时间角度来看,全文是怎样安排的? 预设:看戏前———看社戏———看戏后。 [思考]从叙事角度来看,都记叙了哪些事情? 预设:随母归省———乡间生活(看戏前)———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 上看戏———月夜归航———偷豆煮豆(看社戏)———戏后余波(看戏后)。 [思考]小说叙述故事,讲究矛盾冲突。《社戏》看似平淡的叙述,但也蕴含 着矛盾冲突,请思考一下,这个看社戏的故事,蕴含着哪些矛盾冲突? 预设: ⑴想看社戏与无船出行的矛盾 ⑵有船出行与大人担心的矛盾 ⑶到赵庄想看的戏与看不到的矛盾 ⑷偷吃罗汉豆不想被发现而被六一公公发现的矛盾 三.探究文本 [学生活动一]文中的“我 ”是如何评价社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