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91173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68018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8张,课件,文化,经济,19课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民国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壹 末代皇帝(1906-1925) 天津寓公(1925-1931) 伪满皇帝(1932-1945) 特殊战犯(1945-1959) 普通公民(1959-1967) 溥仪年表 《我的前半生》作者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思考:年表中末代皇帝(1906-1925)的时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三岁的溥仪 登基背景:此时的中国正遭遇内忧外患,义和团运动大大削弱了清朝统治,各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袁世凯所用方法大致如下:“一,以军费胁迫亲贵王公;二,以驻外公使电奏胁迫清帝;三,以内阁合词力奏恫吓要挟隆裕皇太后;四,鼓动前线军官威逼清帝退位;五,用优待条件诱导清皇室。”———杜春和《北洋军阀史料选辑》 《清帝退位诏书》 问题1: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手段有哪些? 问题2:颁布《清帝退位诏书》的意义? 问题3: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 《清帝退位逊书》是控制当时乱局,避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实现政权平稳过渡的最有效保证。 1913.11 1914.5 1914底 1915.12 1915.5 1912.3.10 袁北京就职 “宋教仁案” 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 袁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袁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袁称帝,年号“洪宪”,将民国改为帝国 黎、段“府院之争” 张勋拥溥仪复辟 段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3.3 袁解散国民党 1913“二次革命” 1915护国战争 1917年 1917护法运动 扫清障碍 大权在握 孙 中 山 革 命 路 袁 世 凯 复 辟 路 取得日本支持 袁取消帝制,6月病逝 1916.3 独揽大权 护民主共和 护中华民国 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倒行逆施 孙氏抗争,举步维艰 袁氏窃国, 专制回笼 《真理画报》关于宋教仁案的报道 卷入此案的其他人不是被害死就是被毒死,此案便毫无结果德拖延下去,从来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判决。但是人们一般猜想袁是宋案的幕后主持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宋教仁被刺,在国民党大获选胜和宋教仁大有可能出任阁揆的背景下,此案之政治指向甚为鲜明……案情很快大白于天下,国民党在大选获胜后,赵秉钧即通过洪述祖售收买上海流氓头目应夔丞准备对宋下手。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刺宋之举,由应夔丞手下之亡命之徒武士英具体执行。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宋案是临时政府即将向正式政府过渡的背景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国民党激烈斗争所导致的结果。是会党分子鲁莽制造的一次意外事件 在签订借款之前,袁就决定不将此案提交给国会批准……暗杀宋引起的愤怒以及借款条件的不得人心标明,得到批准是困难的。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此次政府不交国会决议,擅自签字,咨院查备案,其为违背约法第十九条之规定,毫无疑义……不知政府次等擅断行为,已蔑视约法,若委曲迁就,则政府将来无事不可以此为例子。 ———《国民党国会 议员对于大借款问题宣言书》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 议决公债之募集及国库有负担之契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反对的不是向外借款的这一问题,而是反对的是向外借款没有通过国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