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4387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2 古代诗歌三首素材+课件(53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26664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古代诗歌,53张,课件,素材,三首
    (课件网) 12 古代诗歌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马 诗 [唐]李 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十五岁与李益齐名。仕途不顺,仅曾官奉礼郎。一生体弱多病,27岁卒。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雁门太守行》《梦天》等。 作者简介 李贺所处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他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始终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李贺,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mèn)之情创作了此诗。 写作背景 李贺27岁就去世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呕心沥血,用才华横溢的诗笔,筑成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流传下来240余篇光芒四射的诗篇。其中以“马”为题或谈到“马”的诗歌有80多首,占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可见李贺对于“马”有一种情有独钟的喜爱。他的《马诗二十三首》是历来写马之作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马”为题写作的组诗。清人王琦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者,而意初不在马矣。”李贺写作马诗并非只是为了描绘马的外形,更多的是借马来表达对在位者的赞美、讽刺,对他人或自己身世的悲叹或怜惜之情。 资料介绍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燕山 钩 何当 金络脑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日,何时。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这里指戴上金络脑。 / / / / luò yān 初读古诗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初读古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初读古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空旷荒凉的大漠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闪着如雪的寒光。 品读古诗 沙如雪 视觉 触觉 沙漠在月下的颜色 夜间寒冷的感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品读古诗 月似钩 月亮弯弯的形状 古时的一种弯刀 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品读古诗 从“何当”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何当”一词,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又自知遥遥无期的意味,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限的期盼。 再读一读这句诗,说一说: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金络脑”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再读一读这首诗,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一匹套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战场…… 品读古诗 再读全诗,结合课前查阅的诗人的资料,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李贺年少成名,诗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因此诗人借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悲叹。 品读古诗 写景:边疆战场 清冷悲凉 马诗 抒情:驰骋疆场 建功立业 结构梳理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马诗》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石灰吟 [明]于 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爱国忘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