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541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共13张PPT)

日期:2025-05-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1075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高一,地理,人教,必修,问题,研究
  • cover
课件13张PPT。长江口的明珠崇明岛的未来1、崇明岛的来由 2、崇明岛的地理环境 3、崇明岛的变迁 4、崇明岛的建制改革 5、崇明岛的未来 ———猜测一 ———猜测二 (国家对崇明岛的规划)崇明岛的由来 唐朝初年(618年),长江口位于现在的扬州、镇江一带,江面上出现了东沙和西沙两个沙洲,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公里。随着移居岛上人口的陆续增多,到了10世纪的五代时期,开始在西沙上设崇明镇,这就是崇明的由来。 返回崇明岛的地理环境 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 1225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岛屿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寿命76.7岁。 返回崇明岛的变迁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1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没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沙。1583年,县城又迁至长沙,也就是现在崇明城的前身。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 返回崇明岛的建制改革 崇明岛成陆已有 1300多年历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个区县中唯一的县。 返回崇明岛的未来猜测一: 崇明岛是一个冲积岛。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 或许崇明岛未来将延伸并与我国大陆连成一体。返回猜测二 根据国务院对《上海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崇明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的要求,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制定崇明岛开发总体规划,加快越江通道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崇明开发准备”的要求,目前《崇明岛域总体规划》已完成规划纲要审定和国际方案征集评选,进入整合优化阶段。规划提出,到 2020年将崇明建设成为集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科技研发岛于一体的面向西太平洋沿岸的国际性“海上花园”,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人文生态活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辐射长江三角洲和中国沿海大通道新增加的“北翼纽带”。 返回崇明岛“海上花园”计划总体规划布局 根据崇明岛域自南向北的地带性规律,结合岛域东西两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