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二课时 一、课时教材分析 2.2的第二课时介绍了分支结构语句;提供了参考算法和需要补充完善的流程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编程计算的完整过程。 使用“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器”项目整合第二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子项目二“利用分支语句实现分性别计算”,使学生了解分支结构语句,掌握分支结构语句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掌握Python中的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等基础知识。在完成项目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等级指数”。 将子项目二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设计流程图,巩固算法知识;活动二“判断飞船能否升空”,使用单分支结构;活动三“求不同性别人群的最适宜运动心率”,使用双分支结构来完成;拓展活动“求等级指数”了解多分支结构语句的用法。 课时学情分析 经过学习2.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一课时,学生知道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表示算法)、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赋值语句、数据类型、输入输出语句等知识点。本节课对Python语言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有了提升,学生总体思维活跃,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课时学习重点 分支结构的基本思想 分支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课时学习难点 分支语句的工作原理、格式和使用方法 使用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开放性学习环境 海龟编辑器/IDLE(Python 3.7)、Word、PPT等数字化学习工具; 教学课件与项目活动资料 六、课时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思维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合作分享意识。 2.计算思维:了解分支语句,通过活动掌握分支语句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计算机程序在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中的作用;养成利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的习惯,能够选择恰当的算法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来有效管理学习过程;能够运用算法和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出项目2) 根据体检实际情况,引入情境。不同性别最适宜运动的心率是有区别的。那么如何设计算法,判断各种人群的最适宜运动心率呢? 根据教师提示,学生分析如何设计条件“判断用什么性别的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通过与上节课项目紧密相连的活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新授内容 (分支语句) 活动一 项目2:计算不同性别的最适宜运动心率 男女的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是不同的。男性最适宜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X (60%-80%)+安静心率。女性最适宜运动心率=(210-年龄-安静心率)X (60%-80%)+安静心率 请你用分支结构编程实现计算不同性别的最适宜运动心率。 活动1:流程图表示 请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 通过判断使用哪种性别的计算公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支结构的格式与使用方法。 新授内容 (分支语句) 活动二 知识点:分支语句 基本格式 单分支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 双分支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 else : 语句或语句组 活动2: 【练习】 调试运行下列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v=float(input("请输入速度(千米/秒):")) if v>=7.91: print("飞船成功飞行! ") else: print("飞船不能升空! ") input("运行完毕,请按回车键退出...") 学生思考活动二,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根据题意设计流程图。 学生根据流程图与单分支结构格式补充完成活动二程序,并调试运行。 通过与活动一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使用分支结构解决问题,引入单分支结构。 在理解单分支结构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理解双分支语句。 知识点:关系运算符 关系语句的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