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6280

2.4熟悉草原之国——蒙古国 教案(表格式)《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概况》(航空工业出版社)

日期:2025-05-26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6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工业,航空,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概况,格式,熟悉,教案
  • cover
课题 熟悉草原之国———蒙古国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蒙古国的基本国情,包括位置和面积、自然环境、人口和民族、发展简史、国家象征、行政区划和国民经济等。 (2)熟悉蒙古国的文化简况、民俗风情和旅游业简况等。 技能目标: (1)能够分析中国在蒙古国的旅游市场。 (2)能够根据蒙古国的风俗习惯接待其赴华游客。 (3)能够设计蒙古国的旅游行程,并向中国出境游客介绍其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等。 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蒙古国的文化简况和民俗风情,了解中国文化对蒙古国文化的影响,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国的基本国情、文化简况、民俗风情和旅游业简况等 教学难点:蒙古国的文化简况和民俗风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任务导入 【教师】展示“‘国庆—那达慕’大会”图片(详见教材),讲述“任务导入”的相关内容 每年7月的“国庆—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国人为了庆祝丰收而举办的极具草原游牧民族风情的文体娱乐大会。大会上不仅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射箭比赛,还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表演。在为期 3 天的活动期间,来自蒙古国各地的骑手、搏克手(蒙古国人将摔跤称为“搏克”)及箭手们将进行激烈的角逐并决出名次。 近几年,“国庆—那达慕”大会已成为吸引外国游客到蒙古国旅游的主要活动之一。 【学生】聆听、思考、记忆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除了“国庆—那达慕”大会,你对蒙古国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组织学生扫码观看“蒙古国概况”微课视频(详见教材),讲解新知 一、基本国情 (一)位置和面积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属东亚国家),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与俄罗斯相邻。领土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世界第一大内陆国家是哪个国家?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二)自然环境 蒙古国地势高亢,多山地和高原,全国平均海拔1 580米,大部分领土被草原覆盖。 【教师】展示“库苏古尔湖”图片(详见教材),讲解新知 蒙古国境内有大小湖泊3 000多个,主要湖泊有乌布苏湖、库苏古尔湖、哈尔乌苏湖、吉尔吉斯湖等。其中,库苏古尔湖水域面积达2 612平方千米,最深处达262 米,是蒙古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东方的蓝色珍珠”之美誉。 蒙古国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夏季短暂而干热,昼夜温差大,戈壁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冬季漫长且寒冷,常有暴风雪,最低气温可至 50℃。 (三)人口、民族和语言等 人口和民族:蒙古国人口约33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主要民族是喀尔喀蒙古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等少数民族。 语言:蒙古国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文字为蒙古文。过去,蒙古国人学习的外语多为俄语,现多为汉语和英语。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 为什么蒙古国人学习的外语从俄语变为了汉语和英语?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宗教:蒙古国人主要信奉喇嘛教。 (四)国家象征 首都:乌兰巴托。 【教师】展示蒙古国国旗图片,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仔细观察蒙古国国旗图片,说出其中包含的图案,并分析这些图案所蕴含的意义。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国旗:蒙古国国旗长宽比为2∶1,由3个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两边长方形为红色,中间长方形为蓝色。左边长方形中有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