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7042

2.9熟悉孔雀之国——印度 教案(表格式)《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概况》(航空工业出版社)

日期:2025-05-26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7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工业,航空,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概况,格式,熟悉,教案
  • cover
课题 熟悉孔雀之国———印度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包括位置和面积、自然环境、人口和民族、发展简史、国家象征、行政区划和国民经济等。 (2)熟悉印度的文化简况、民俗风情和旅游业简况等。 技能目标: (1)能够分析中国在印度的旅游市场。 (2)能够根据印度的风俗习惯接待其赴华游客。 (3)能够设计印度的旅游行程,并向中国出境游客介绍其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等。 素质目标: 了解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差异,培养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文化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基本国情、文化简况、民俗风情和旅游业简况等 教学难点:印度的文化简况和民俗风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任务导入 【教师】展示“泰姬陵”图片(详见教材),讲述“任务导入”的相关内容 泰姬陵为印度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国王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第二任妻子穆塔兹·马哈尔(泰姬)而修建的。1631年,马哈尔在生下她与沙·贾汗的第14个孩子后去世,沙·贾汗伤心过度,一夜白了头。同年,这座世界瑰宝级的陵墓开始动工修建,历时 20 多载,于 1653年竣工。整个建筑外形端庄宏伟,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造,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学生】聆听、思考、记忆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除了泰姬陵,提到印度,你还会想到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一、基本国情 (一)位置和面积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领土总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陆疆东与孟加拉国和缅甸毗邻,东北接中国、尼泊尔和不丹,西北与巴基斯坦搭界。三面临海,西南临阿拉伯海,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隔保克海峡、马纳尔湾与斯里兰卡相望;东濒孟加拉湾。 (二)自然环境 印度西北部为高山区(属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中北部是恒河平原,南部为印度半岛的德干高原。全国最高峰为干城章嘉峰,海拔8 586米。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中国称为雅鲁藏布江)等。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为凉季(10月至次年3月)、暑季(4—6月)和雨季(7—9月)。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区域年均气温为12℃~14℃,东部地区年均气温为26℃~29℃。 (三)人口、民族和语言等 人口和民族:印度全国人口约13.24亿,居世界第二位。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有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我国的人口目前在世界排名多少?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进行新知讲解 语言: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语言数量达数百种,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之一。 宗教:印度教信徒和伊斯兰教信徒分别约占总人口的80.5%和13.4%。 (四)发展简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创立了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并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达到鼎盛。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 ……详见教材 (五)国家象征 首都:新德里。 【教师】展示印度国旗图片,讲解新知 国旗:印度国旗的长宽比为3∶2,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心是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阿育王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白色象征真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