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98740

11 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31175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答谢,中书,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美诗文,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作。让我们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第11课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以至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赏析作者写景的巧妙; 3.感受大自然的美,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也是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梁武帝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他朝中的大事,因此人称“山中宰相”。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整体阅读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朗读课文,划分文章节奏。 整体阅读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整体阅读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四季 整体阅读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消散 坠落 水中潜游的云 整体阅读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这里指人间 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 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重点研讨 1.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总写。以感慨发端。 分写。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抒情、议论。以感慨收束。 总———分———总 重点研讨 2.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谁?作者提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为了表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重点研讨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写,以感慨发端。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美”: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 重点研讨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 仰视 清流见底 俯瞰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静景 重点研讨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平远 高远 呈现出绚烂辉煌的气象,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静景 重点研讨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听觉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视觉 朝夕变化,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动景 重点研讨 5.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高低,远近) 景物形象:由显而微; 景物状态:由静而动; 感官调动:视听结合; 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重点研讨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抒情、议论,以感慨收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