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化学与材料研制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物质性质与用途 日常生活经验 助燃-气焊切割金属分解放出实验室制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安全常识 化学与生活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 维生素缺乏时引起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 B.B C. D. 2.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OH、NaCl、四种固体 水 B 鉴别涤纶、棉花 灼烧、闻气味 C 除去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鉴别NaOH、两种溶液 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NaOH溶液与硫酸反生了中和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里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奶粉与淀粉 灼烧闻气味 C 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NaCl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D 除去CuO中的C粉 加入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食用的水产品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 D.棉花、羊毛和天然纤维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B.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C.羊毛、棉线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点燃后闻气味无法鉴别 D.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 二、选择题 6.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天然气的燃烧,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活性炭、木炭结构疏松多孔,可以净化水质 C.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或洗涤剂去除,二者的去污原理相同 D.聚乙烯、聚氯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可用来盛装食品 7.下列生产生活的材料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钢 C.碳纤维复合材料 D.聚乙烯塑料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氮气 C.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稀硫酸 D.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9.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测温度 B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闻气味 C 除去K2SO4溶液中少量的K2CO3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D 除去NaCl固体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干燥 A.A B.B C.C D.D 10.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的“快递”了一份不足2千克的月壤样品回国,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嫦娥五号所使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液氢燃料 B.高纯金天线 C.芳纶复合纤维 D.合成纤维絮片 11.厨房中的下列用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铁锅 B.塑料盒 C.瓷碗 D.竹筷子 12.在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可行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案一 方案二 A 一氧化碳和氢气 观察颜色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 B 黄金和黄铜 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 放在石棉网上灼烧,观察 C 羊毛织品和锦纶织品 抽丝灼烧,闻气味 触摸,比较手感 D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 品尝是否有咸味 溶解,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 A.A B.B C.C D.D 1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发生火灾时,从高层楼房乘坐电梯下楼 B.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化纤织品 C.电冰箱接在两孔插座中使用 D.高速行驶的轿车内,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 14.下列家庭里面使用的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菜刀 B.真皮沙发套 C.塑料盆 D.羊毛毯 15.材料是我们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物质。下列关于生活中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