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01701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湖南02长沙市(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36350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有两个核心抓手,一手抓军事,能打胜仗,另一手抓种粮,发展农业生产,把一切社会资源都驱使到促进农耕和有利于战争的方面。他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实施的背景 B.遇到的阻力 C.成功的原因 D.深远的影响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些措施使“利出于地”,“ 名出于战”,把一切社会资源都驱使到促进农耕和有利于战争方面去。这样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故题干意在说明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C项正确;题干强调商鞅变法的两个核心抓手,使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没有体现商鞅变法的背景、也没有提及商鞅变法遇到的阻力,排除AB项;题干强调商鞅变法的两个核心抓手,使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没有说明商鞅变法带来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蔡伦的方法,使造纸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纸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由此可见,“蔡伦的方法”的特点是 A.原料易找,易于推广 B.方便书写,轻便耐用 C.价格便宜,没有污染 D.变废为宝,文化精髓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造纸原料多样化”“取材方便”指的是蔡伦以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特点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A项正确;“方便书写,轻便耐用”是指纸张的质量高,不属于造纸方法,排除B项;蔡伦的方法强调的是造纸原料的特点,体现不出“没有污染”,排除C项;蔡伦用废旧的物品为造纸原料,体现了变废为宝的一面,但与“文化精髓”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上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反映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中外文化的交融忙 D.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壁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出现,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4.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B 【详解】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根据“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说明科举没有激化政治矛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