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02521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66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088091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6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古代小说之最: 吴承恩《西游记》———最奇 施耐庵《水浒传》———最义 罗贯中《三国演义》———最智 曹雪芹《红楼梦》———最情 施耐庵(约1296—约1370),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专心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书。著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子。 了解作者 了解章回体小说 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 “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 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且听下回分解” 了解《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关于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的,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尾。它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传》第十五回),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作者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主讲人:薛莉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北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风雪:指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山神庙:指人物活动场所。 *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的意境。 【解题】 目 标 1.初步了解《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及主要人物林冲的故事。 2.梳理小说情节。 3.鉴赏人物形象,理解林冲性格转变及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 4.理解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及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 故事补充 壹 林冲刺配沧州之前遭遇了什么? 故事补充 东京岳庙娘子受辱 白虎堂上中奸计 野猪林刁难谋害 思考:通过这三件事,我们能看出林冲的什么性格特征? 隐忍 1、相国寺里辱娇妻: 林冲和妻子一同到庙里还愿,结果妻子在大街上被人调戏,林冲正要上前去打,一看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内,手软了,不敢打了,只是拿眼睛瞅着高衙内,众人劝散了二人。后来鲁智深赶过来帮林冲打高衙内,却被林冲拦下了,林冲说:“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 高衙内上次调戏林冲妻子不成,心有不甘,又令高俅的心腹、林冲的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又让人谎称林冲喝醉了,骗林娘子到陆谦家,想逼其就范,幸亏丫鬟锦儿通风报信,林冲及时赶到,娘子才幸免于难! 故事补充 2、白虎堂上设毒计: 高衙内两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