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11492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育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3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12263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育,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清明主题班会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清明主题班会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目录 CONTENTS 清明节起源 壹 清明节习俗 贰 清明节诗词 叁 清明缅怀先烈 肆 壹 PART01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起源 清明简介 QING MING JIE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节源自春秋时期。 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 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清明节起源 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 在烧焦的柳树上发现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贰 PART02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习俗 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历史相对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讳,才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 折柳送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清明节习俗 扫墓 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墓祭,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清明节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风俗。 清明节习俗 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