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12643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62297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5课,黄河颂,课件,16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黄河风采 黄河源头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作者简介 词作家———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曲作家———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背景简介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地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激情朗读 朗读提示: 1.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 2.要读出“赞”“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 3.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 4.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感情要深沉、悲壮。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整体感知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有什么作用?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概括了黄河的精神,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开宗明义地说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表明了写作目的,引出下文的颂歌。 3、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 “望 ”字统领,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4、请同学们从“望黄河”部分中选出两处词句自己做批注并分享。 批注就是阅读文章时针对文章中的词句进行分析,对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进行概括,针对文章精彩之处的评价,对文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感想,并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就叫做批注。无论做哪种类型的批注,都要努力做到心有所感,言简意赅,生动传神。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近镜头特写,表现黄河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俯瞰全景,点出黄河蜿蜒曲折的特点。 纵向描绘黄河的流向。 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劈”字渲染出黄河贯穿中原大地的气势。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运用动词,有力量感,表现了黄河雄伟壮观、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5、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地理优势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