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12915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9-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0708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2023-2024,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治与法治》建构逻辑框架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为什么)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怎么样)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七课) 法治中国建设(第八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九课)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根本保证 本质特征 基本方式 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政治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为什么) 本册知识结构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 温故知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 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什么 各民主党派的性质 基本内容【四点】 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各民主党派是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不是政党联盟)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根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党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参政权(1参加3参与) 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相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新型政党制度制度,有其独特优势,树立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树立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正确观念。 法治意识:提升学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提升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勇担家乡发展之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奋斗的公共参与素养。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及其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含义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及意义 6.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自主学习 第一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1.特点: 2.表现: 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三个离不开)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我国各民族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 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 培育伟大精神 元朝的蒙古族,把西藏 牢牢纳入我国的版图 开拓辽阔疆域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书写悠久历史 创造灿烂文化 苗族歌手宋祖英,传播了苗族民歌文化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 1.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行使高度自治权 2.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第二目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探究与分享 对口援疆 各个省份对新疆的援助,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方针来处理民族关系?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