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21425

6《<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课后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7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高中语文选必上课后综合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自见者不明 ②曰余食赘行 ③其脆易泮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⑤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⑥当察乱何自起 ⑦故不孝不慈亡 ⑧故盗贼有亡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不行 跨者不行 古义: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②不明 自见者不明 古义:_____ 今义:不理解,不明白;不贤明;不明显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意义 (1)知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论语》) ③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 ④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⑤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 ⑥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2)说 ①客得之,以说吴王 ②故使陵来说足下(《苏武传》)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3)见 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③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4)是 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②是以圣人无为 ③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与妻书》) (5)数 ①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 ②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与妻书》) 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⑤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⑥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⑦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小石城山记》) ⑧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自是者不彰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 ③不贵难得之货 ④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⑤其坚不能自举也 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⑦吴王使之将 ⑧能不龟手一也 ⑨故亏父而自利 ⑩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兄之不慈弟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死而不亡者寿 ②自胜者强/自知者明 ③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④请买其方百金 ⑤子自爱/亏父而自利 ⑥察此何自起 6.文化常识 (1)《老子》又称_____,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传世本共八十一章。该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文意深奥,包含广博。 (2)《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_____。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_____篇,目前所传三十三篇。 (3)《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现存《墨子》一书,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4)家、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_____”,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_____”,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的疆域叫作“天下”。 二、重点巩固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作者以“_____,_____”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2)《〈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卖弄观点、自以为是的两句是“_____,_____”。 (3)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 (4)《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写葫芦虽大却承受不了水的压力。 (5)《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写大葫芦做瓢,却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 (6)《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写这个葫芦虽大却没有什么用处,只能被砸烂。 (7)《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讲的是因可卖得百金,就希望把药方卖给他。 (二)语句翻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_____ (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_____ (3)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