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3807

第8课 三国至隋唐文化 课件(共52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70630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原名“玄空寺” “玄”取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因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三教殿”位于悬空寺的最高处,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儒释道三教和谐地处于一殿之中,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三教殿) 多元共生 第 8 课 兼收并蓄 泽被中西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多元共生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中国人史纲》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佛教、道教兴起的背景 战争频仍,社会动荡,儒学倡导的“三纲五常”受到挑战,人们需要对生老病死的合理解释,心灵需要安慰。 道教是关于生命的宗教,希望人活着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佛教是心灵的宗教,关注灵魂的安顿和寄托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时期 发展情况 汉武帝时期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呈现繁盛之势 两汉之际 佛教传入中国 东汉时期 道教产生 魏晋南北朝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盛行开来 隋朝时期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唐朝时期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唐中期 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融合中的冲突与碰撞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范缜 “三武一宗灭佛” 佛教:宠辱一身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字陀罗尼) 北齐废帝高殷(小字道人) 隋文帝杨坚(小字那罗延) 反对佛教原因: 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 随堂检测 (2019·全国卷3)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随堂检测 1.(2020·河北路南唐山一中高一期末)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随堂检测 2.(2020·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一月考)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魏晋玄学 竹林七贤 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 内容: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 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