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6336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2875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秩序,国际,高中,必修,中外
  • cover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1934年,美国情报机关搜集到一本日本小人书并送交白宫。其中有一幅插图:两个日本小孩一个身着陆军制服,头戴钢盔;另一个身着海军制服,嘴巴大张。他们脚底下的地图包括整个太平洋,从菲律宾群岛到旧金山和马雷岛。日本国旗第一面插在标明为菲律宾的地方,第二面插在关岛,第三面插在夏威夷,第四面插在旧金山。对此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该插图说明了日本陆海军分别觊觎着不同的战略目标 B.该插图一定程度上预示出美日之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C.该插图反映了一战结束后所签订的《五国海军协定》 D.反映美国情报部门战前对日本国内动态保持高度关切 2.漫画《法西斯的“侍者”》。该漫画的主旨是( ) A.讽刺英法的绥靖政策 B.揭示欧洲的和平思潮 C.展示德国的军事实力 D.反映英国的均势政策 3.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这反映当时有人认识到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源 B.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C.欧洲在一战前30年,内部力量迅速积聚 D.科技的发展,注定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4.王绳祖在《国际关系史》中写道:“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没有军事意义的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13万人伤亡。正如国务卿贝尔纳斯所说:‘炸弹扔在日本,正是为了在俄国收到效果。”’由此可见,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根本意图是( ) A.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B.威慑苏联 C.验证核威力 D.攫取世界霸权 5.下列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 D.西方绥靖政策的推波助澜 6.一部著作写道:“幸运的是斯大林并没有陷入两线作战的可怕境地,而是能在1941年下半年把西伯利亚训练有素、不怕严寒的部队抽调过来抵抗德军进攻,并进行反击。”这一“反击”的结果是 A.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B.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C.围歼了西线德军的主力 D.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7.下图是一张二战时期的形势图,对该地图反映的战争形势,描述最准确的是 A.苏联构筑东方战线 B.德国法西斯即将覆亡 C.西线德军主力被消灭 D.苏德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8.1944年7月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团团长凯恩斯“一直想拉美国人在私下里开个会”。但美国财长摩根索举办了几场鸡尾酒会,招待了苏联、印度、南非的代表,甚至21个小国代表。直到会议尾声,他才抽出时间招待凯恩斯。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国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 B.英国经济重建依赖于美国援助 C.美苏联合主导国际经济合作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 9.下图是冷战初期苏联的一幅讽刺联合国的漫画,该漫画意在揭示( ) A.联合国实质被美国所操控 B.战后雅尔塔体系正式形成 C.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 D.联合国遵循全体一致原则 10.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与张伯伦所谓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非战公约》 B.《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议》 C.《五国条约》《慕尼黑协议》 D.《洛迦诺公约》《反共产国际协定》 11.如图为二战后成立的某国际组织总部前的一座雕像———《铸剑为犁》。据此可知,该国际组织的宗旨和主要任务是( ) A.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B.稳定国际汇率,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