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686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导学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21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第二单元复习 学习目标 1.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性质、失败原因和作用,从而认识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结合同盟会成立及其纲领内容、武昌起义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公车上书”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及辛亥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评价。 预习导学 1.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大事 大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目的主张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改善清朝的统治危机,维护清朝统治 变法图强,维护统治 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改造国民性 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内容 前期“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后期“求富”,开办民用工业;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中外纪闻》 ———团体形成;下诏变法 ———百日维新 革命团体———兴中会;革命组织———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族、民权、 民生 “民主”与“科学”为大旗;《新青年》为阵地;内容:四提倡四反对;1917年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评价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领域 大事 主张 向西方学习 特点和启示 经济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器物(技术)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政治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制度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思想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 结果怎样 这种结果说明了什么 (1)资产阶级: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改变现状,实行维新变法,于1898年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1年发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农民阶级于1898年发起义和团运动,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3)结果:都失败了,这说 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中国富强。 *问题二 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基本主张和社会实践有何异同 对你有何启示 异同:①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②不同点: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 清朝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启示:由于阶级局限性他们都不敢发动 群众,所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