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预习指南: 1、能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理解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知道各民族互相学习、影响,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知识梳理: 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原因 2、内迁后的矛盾与交往: 矛盾: 。 交往: 。 问题探究1:知道“五胡”的内容。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背景 ①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 为时代的主流。 2、目的 :学习 先进文化,加强对 的控制。 3、措施 ①迁都: 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②汉化政策:改穿 学习 采用 提倡与 通婚。 问题探究2:从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4、意义 (1)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习俗上逐渐与 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问题探究3: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采取了哪些措施?带来什么影响? 随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强鲜卑贵族的统治 C、促进北方各族大融合 D、扩大统治范围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主要措施有①改穿汉服②学习汉语③采用汉姓④与汉人通婚(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 ) A.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B.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C.民族间战争不断 D.少数民族征服汉族 4.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 5.下列那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6.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 A.个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8.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二.材料分析 9、材料一:魏主欲收益旧风,壬寅,诏禁士民胡服,国人多不悦。 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回答:(1)“魏主”指谁? (2)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他采取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简答题 10、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答案: 一 1.B 2.D 3.A 4.A 5.B 6.D 7.A 8.C 二 9.(1)北魏孝文帝 (2)迁都洛阳 出卷网,要求鲜卑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3)加速了民族融合,也是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10.其措施是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