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7845

2024 年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卷 03历史试题(河北专用)(含答案)

日期:2024-05-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182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历史
    绝密★启用前 2024 年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卷 03历史试题(河北专用)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 2 次;周代记录到陕西 5 次,山东、河北 各 1 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 3 次,安徽 2 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 内蒙古各 1 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 .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 .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 .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2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 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 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 69%为士族, 13%为小姓, 寒士占 18%。这说明( ) A .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 B .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 .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 .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3 .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 .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 .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 .唐代开始,佛教把关羽当作崇拜的神祗,至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则把关羽塑造成一位因县令贪 赃枉法而为民除害的忠臣义士形象,而不是神圣高尚。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 ) A .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 B .凸显了文学作品强大教育功能 C .体现了元代佛教文化未受重视 D .确立了程朱理学的主流价值观 5 .明朝初期, 内阁阁臣们朝夕与皇帝相处, 职司代言, 声势显赫。阁臣们敢于规劝皇帝的错误决定和行为, 积极为皇帝举贤任能, 参与人员的选拔和考核。在内阁颇具影响力时, 阁臣所推荐的官员多被采纳和任用。 材料反映明初政治生活( ) A .内阁掌控了朝中的政治实权 B .专制主义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 .皇帝与内阁之间能相互监督 D .内阁阁臣能够影响皇帝决策 6 .李鸿章曾上奏皇帝“ 以后诸国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由此可 知当时( ) A .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B .清朝已经基本建立起近代外交体系 C .洋务派主张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 D .西方国家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标 7.梁启超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 辄摭拾以沾沾自喜, 谓此制为我所固有。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 ”据此推知,梁启超意在 ( ) A .宣扬中学西学同源 B .说明民主政治须结合传统 C .反思戊戌变法得失 D .强调国人未领悟民权真谛 8 .孙中山认为: “ …… 穷其本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了一个国族团体 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 ……”“ 固有的道德……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和 平。 ”孙中山意在( ) A .强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民族解放 B .反对新文化运动对旧道德礼仪的批判 C .主张民族团结以恢复中国固有之地位 D .深刻反思辛亥革命成败的经验与教训 9 .1939 年 1 月, 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 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生产、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