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29393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5246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476 西罗马 帝国灭亡 1500前后 新航路 开辟 1917 十月革命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全书概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上古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世界中古史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世界古代史: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世界近代史: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世界现代史: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界。 世界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并能构建图示; 2.能结合早期人类文明分布区域图和历史时间轴,梳理世界早期文明演进的历史轨迹,构建时空框架。(时空观念) 3.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认识不同文明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影响;感悟文明多元性与统一性的特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前3500年左右 前3100年左右 前2900年 前2070年 前18世纪 前8世纪 前6世纪 前4世纪 两河流域产生最初的文明、埃及文明兴起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 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巴尔干城邦兴起 恒河流域形成国家、种姓制度、佛教产生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中华早期文明 印度文明 希腊文明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社会分工发展 两个前提: 统一性、多元性 两个特点: 阶级、国家形成 四个标志: 城市、文字出现 两类文明: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一个主题: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时空坐标 汉语中用“文明”翻译英文的civilization,通常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 “蒙昧”和“野蛮”相对。史学界一般把“文明” 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 ———赵剑峰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中国古代史》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社会状态,且通常已进入国家阶段。 【概念阐释】 什么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国家制度的确立,文字、文献的形成,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城市建筑的设置等四个方面。” ———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诞生的标志:出现了阶级、城市、国家、文字、金属工具的出现等 【概念阐释】 什么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前提: 采集狩猎 农耕畜牧 食物生产者 食物采集者 定居生活?早期城市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出现交换和贸易(商业) 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