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34288

2024年山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三 中和反应及其探究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906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年,反应,PPT,22张,课件,探究
  • cover
(课件网) 2024山东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板块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微专题三 中和反应及其探究 例.多维设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图1 图2 图3 【实验原理】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 【实验现象和结论】 2.在烧杯中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____色。 3.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_____不断搅拌,直到溶液颜色刚好由____色 变为____色为止。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红 玻璃棒 红 无 【实验过程中 分析】 4.同学们记录并绘制了实验过程中溶液 变化的曲线图(如图2)。 (1) 点溶液 ___(填“ ”“ ”或“ ”)7,溶液呈____(填“酸”“碱”或“中”) 性,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除酚酞外,填化学式),确定 点溶液中的 溶质成分的依据是_____ _____。 碱 、 溶液呈红色,证明含有氢氧化钠,没有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钠 (2)B点溶液 _ __7,表示_____。 氢氧化钠与滴入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 ___7,说明溶液呈____性,此时溶液中_____有剩余。证明该物 质有剩余,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 A.无色酚酞试液 B. C. D. E. F. 酸 盐酸 【实验反思】 5.微观实质:如图3,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 _____,写出离子表达式:_ _____。 6.滴加液体药品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使反应物完全混合,充分反应 【实验拓展】 7.实验完毕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探究 该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溶液可能含有的溶质成分。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 铜溶液 _____ 证明不含 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 酸银溶液 _____ 证明含有 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1)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 ”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 _____。 (2)若改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进行实验,无法得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 应过程中放热的结论,原因是_____。 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 【创新考法】 8.数字化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再次利用图4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烧杯中既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又能盛放稀盐酸 B.图5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图5所示 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1.化学与生活用于治疗胃病的某药品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说明书 主要成分: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 用法:胃痛发作时嚼碎服用 A.嚼碎服用可以增加消耗胃酸的质量 B.该药品治疗胃酸过多的实质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C.一种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的化学式为 D.可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 2.(2022日照9题3分)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 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D A.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 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 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 与 的个数比为 [解析] 恰好完全中和,即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都不存在。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滴入适量 溶液,无沉淀生成,只能证明不 含氢氧化钠,含有硫酸时,也没有沉淀生成;剩余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都能和氯 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此时混合液 中 与 的个数比为 。 3.数字化实验电导率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