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3704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导学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404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下册,11课,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 cover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阐明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归纳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意义。 2.概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说出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 3.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 绍,认识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 (1)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 的  社会主义 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大杂居 、 小聚居 和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 各民族一律平等 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 国家 统一领导 下,在 各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当地 少数民族 当家做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管理 本民族 内部事务和参与 国家 管理的权利。实现了各民族的 平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对 祖国统一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和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我国一项基本 国策 和基本 政治制度 。 (4)目前,我国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 方,其中有 5个 省级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0个自治县(旗)。同时还建立了1200多个自治乡,成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 法律保障 。 2.各民族共同繁荣 (1)政策: 新中国成立 后,中央 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还通过培养 少数民族干部 和抽调 内地干部 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改革开放 以来,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支持东部地区建设,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并给予财政照顾、投资和补贴,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措施:①———一五” 计划期间 ,国家在 民族 地区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内蒙古 包头钢铁 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宁夏 青铜峡 水电站等。这些大型工业项目的兴建,为这些地区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世界闻名的 川藏公路 和青藏公路也是在“一五”期间完成的,改变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②1979年,国务院决定由经济发达省市 对口支援 落后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的进一步发展。③ 改革开放 的20多年来,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普及了 义务 教育,基本形成了符合少数民族特点的比较完整的 民族教育 体系。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等事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④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 西部大开发 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正在修建中的 青藏铁路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沟通内地和西藏的重要交通命脉。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①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