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4116

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 优秀教学设计+同步练习:《散文诗两首》(3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53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5,教学设计,3份,散文诗两首,练习,同步
    《金色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情感基调,品味精美语言。 2.初步感知印度文化和泰戈尔的诗歌特点。 3.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法感知课文内容。 2.用品析讨论法领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3.用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人间至爱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 教学难点: 1.通过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学习本文托物寄情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品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配合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本课设置了情境导入、感知学习、品读欣赏、想象练习、活动学习、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2.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欣赏视频课件和反复朗读课文完成的。 3.通过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感受泰戈尔散文诗的魅力。 4.利用本课特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如梦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伟大诗人泰戈尔笔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播放情境课文窗前花影、情境课文庭院花香、情境课文牛棚惊喜,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文章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 2.你能各找一个词形容文中孩子和母亲的特点吗? (答案见PPT批注) 【设计意图】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特点。 (三)品读欣赏 1.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班级小组内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2)作者是如何表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爱的?画出相关的词语。 (3)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它给本文蒙上了宗教色彩,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记。找出课文中其他体现宗教色彩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词语。 (问题分析总结见PPT批注) 2.通过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播放课文解析巧妙的抒情角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神奇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四)表达练习 1.教师引导: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通过想象,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学们,你想借助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也来借用这种方法比赛说说心里话。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2.通过以下步骤组织训练: (1)学生仿写 。 (2)小组交流 。 (3)全班评议 。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既提高想象能力,又提高表达能力。 (五)语文活动 1.展开活动 (1)教师: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用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亲人!爱周围的人乃至一切可爱之人吧! (2)组织《牛棚的故事》主题活动。 2.参考金色花活动设计。(牛棚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布置检测练习。 参考金色花同步检测。 2.课外活动安排 。 ①读书活动:阅读《新月集》,做读书笔记。 ②实践活动:回家做一件事让父母感受你对他们的爱。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