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43761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70176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二,三二,物理
    2023—2024学年一级校高三联考试卷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四种情形中,与其余三种所涉及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  ) A. 透镜上方看到牛顿环 B. 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 C. 光经过大头针尖时产生条纹 D. 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牛顿环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光经过大头针尖时产生条纹是衍射现象,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薄膜干涉现象综上所述,与其余三种所涉及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C。 故选C。 2. 自制一个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600匝和190匝的变压器,原线圈接12V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实际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下列措施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是( ) A. 仅增加原线圈匝数 B. 仅增加副线圈匝数 C. 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 D. 将两个3.8V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副线圈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知,仅增加原线圈匝数,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减小,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A错误; B.由知,仅增加副线圈匝数,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增大,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B正确; C.由知,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但由于原线圈的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不变,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C错误; D.将两个3.8V小灯泡并联,但由于原线圈的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不变,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所示,某人在河谷堤岸上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石块,抛出的小石块可能落在抛出点左侧的任何位置,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成为偏向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间越长 B.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间越短 C. 初速度越大,偏向角越小 D. 初速度不同,偏向角可能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落地时间长短与小石块竖直方向位移有关,由于落点不确定,落地时间长短无法确定,故AB错误; CD.设速度偏转角为,位移偏转角为。根据平抛运动速度方向夹角和位移方向夹角关系规律 可知当小球落在抛出点所在斜面时,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与水平初速度无关,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4.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收割后脱粒玉米用如图甲所示的传送带装置。如图乙所示,将收割晒干的玉米投入脱粒机后,玉米粒从静止开始被传送到底端与脱粒机相连的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一段时间后和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直至从传送带的顶端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玉米被迅速装袋转运,提升了加工转运的效率。已知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顶端的高度为h,玉米粒相对于传送带顶端的最大高度也是h,若不计风力、空气阻力和玉米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玉米粒在传送带上时,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变 B. 玉米粒落地点与传送带底端的水平距离为 C. 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 D. 玉米粒飞出后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玉米粒刚放在传送带上时,玉米粒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当玉米粒与传送带达到共速后,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所受摩擦力发生改变,故A错误; C.设传送带速度为v,玉米粒脱离传送带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所以 到达最高点时 解得 故C错误; D.玉米粒从飞出到落地过程,竖直方向上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 解得 故D错误; B.从脱离到落地时水平位移为 所以落地点与传送带底端的水平距离为 故B正确。 故选B。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