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48981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共18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日期:2024-05-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92744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必修,统编,政治,高中,1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1.我国的民族概况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 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各族人民的贡献 3.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 (1)特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表现: ①多元: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②一体: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们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民族特点 ①民族格局特点:多元一体 ②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局、交错居住 P61 ③民族关系特点:相互依存 P61 自治权≠高度自治权≠主权 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4.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权限行使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民主 集中 内涵:是指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 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 基本特征: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形成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③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有利于我国加速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方针 含义 原因/意义 侧重点 关键词 民族平等 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在各方面地位平等 “无高低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 民族团结 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关系融洽 “和睦”“合作”“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相互离不开”; 各民族共 同繁荣 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发展过程中补弱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支持”“对口支援民族地区”。 ≠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同步繁荣、同时繁荣、同等繁荣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政治基础 (1)内涵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