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0183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47834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张,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重难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2.“十六国与北朝”中涉及的民族、政权 三国与西晋 东晋与南朝 十六国与北朝 一、三国与西晋 国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一)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双方:曹操———袁绍 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特点: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结果: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统一。 西晋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280年,晋灭吴,西晋统一。 “三国尽归司马氏” 2.西晋的短期统一 晋武帝司马炎 ◎西晋形势图 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一、三国与西晋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 (1)统一意义 (2)灭亡 短暂 01 02 03 04 少数民族内迁 八王之乱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 3、宗室诸王争权夺势,威胁中央,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八王之乱) 2、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4、少数民族内迁,引发民族矛盾激化。(五胡乱华) 知识拓展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1、统治者昏庸无能 永嘉之乱: 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民族: 背景: 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②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小冰河期,气候寒冷,游牧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① 民族矛盾激化,国家长期分裂割据; ② 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③ 内迁少数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匈奴、鲜卑、羯、氐、羌。 影响: 知识拓展 五族内迁 二、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 1、建立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专权 (1)含义: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又称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到西晋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 门阀政治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依赖于士族阶层的支持,士族阶层是其统治基础; ⑤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门阀政治表现: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知识延伸:门阀政治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宋 刘裕 420年—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六朝:吴国、东晋、宋、齐、梁、陈 南 朝 建康 2、南朝: 420年~589年 ①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③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⑤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