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2392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148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作业
  • cover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作业 一、单选题 1.下表反映了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 1978年 304.77 5.21 1980年 320.56 7.69 1984年 407.31 11.91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市场经济已取代了计划经济 D.加入WTO使农产品出口激增 2.下表是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变动情况,该表说明苏联( ) 项目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 6.5 7.4 6.3 4.2 国民收入 6.5 7.8 5.7 4.3 工业产值 8.6 8.5 7.4 4.4 农业产值 2.2 3.9 2.5 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 3.6 5.9 4.4 3.4 A.仍未根本突破传统体制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居民消费需求基本满足 D.经济改革政策持续 3.南斯拉夫曾是南欧巴尔半岛上的一个大国,下列有关南斯拉夫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族自决影响了一战后南斯拉夫建国 ②其领导人铁托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③该国二战后曾经加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 ④20世纪90代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国家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赫鲁晓夫在1962年召开的苏共中央十一月全会上指出:“利润问题作为企业活动效果的经济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不计算利润就不能确定企业的经营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它对全民基金作出了什么贡献。”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 A.废弃了部门管理的传统模式 B.推动了单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C.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 D.利用经济手段调动生产积极性 5.1955年以前的苏联,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等;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一变化 A.使新经济体制得到了完善 B.配合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全盘否定 D.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6.据统计,1979年联合国拥有149个成员国,1989年增加到156个,1996年则快速发展到185个。这一时期,联合国成员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C.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D.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7.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大事件是( ) A.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C.“八一九”事件 D.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8.有学者指出:如果说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是在“条条”与“块块”之间兜圈子,那么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则是在减少还是增加几个指令性指标之间扭来扭去。该学者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两人的改革( ) A.未突破苏联模式 B.领域各有其侧重点 C.引发苏联社会剧变 D.依据科学理论指导 9.勃列日涅夫在198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六大上强调说:“党一向把计划看成法律。这不仅仅是因为计划是由最高苏维埃批准的。计划之所以就是法律,是因为只有遵循计划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工作。”这一主张对苏联的影响是 A.延续了旧的发展模式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保障了工业化的进行 D.完善了国家法律体系 10.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初期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②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③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同步进行,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④戈尔巴乔夫的“过”主要体现在政治改革中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A.恢复集权管理体制 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承认市场调节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