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2610

3.1.2 消化和吸收 教案(表格式 无答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734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1.2,消化,吸收,教案,格式,答案
  • cover
学教评一体案 课题 消化和吸收 时间 2024年 月 日 节次 来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设计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 分析 (一)课标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课标分解 1.学什么:学习人体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以及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学到什么程度: (1)能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所经过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大体位置。 (2)理解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知道各种消化液来源以及作用。 (4)理解什么是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的过程。 3.怎么学:通过听讲、收集资料、实验探究、游戏、讨论等活动,采取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时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游戏反馈学习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下第一章第二节,在上一节初步认识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设计了丰富的素材,以诗句引发他们对美味佳肴的遐想,进而引出他们对食物消化吸收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突破学习目标。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多联系实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力求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过渡。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都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消化吸收理论。但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他们能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就应因势利导,通过多层次创设情景、联系身边实例、设计游戏等方法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习 目标 1、识记消化系统包括那些器官,各器官的大体位置。 2.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原理。 3.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理解化学性消化。 教学 评价 明确说出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以及它们的大体位置。(对应学习目标1) 2、从原理上讲出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吸收的过程。(对应学习目标2) 3、积极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会并进行归纳总结,初步体会了直观感知和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实验思维。(对应学习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 温故知新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复习前一节课所学食物的营养成分的内容,引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阅读课本P8-P9消化系统的组成内容,播放课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图3.1-4消化系统的示意图,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位置及作用。 2.尝试指出自己的胃、小肠和肝脏的位置。 3.列表比较五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名称、消化液流入的器官以及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种类。 二、食物在胃中和小肠中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可是口腔只能初步的消化淀粉,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胃对食物有怎样的消化作用呢?引导学生阅读P11内容,了解斯帕兰扎尼所做的研究胃的消化实验,根据图3.1-7胃剖面结构图了解胃的结构及消化功能,播放课件及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这属于什么类别的消化? 2.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中瘦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瘦肉不见了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做出的推测是什么? 口腔、胃对食物的消化都是少量的、初步的,胃的蠕动,使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食糜被分批送入小肠,开始在小肠内的“消化旅行”。 “肝胆相照”,肝脏分泌胆汁,经导管流入小肠,我们通过演示实验来观察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阅读课本P12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