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6396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7332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考点,43张,课件,高频,阅读,文阅读
  • cover
(课件网)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04 揣摩人称作用 考点目录 考点解读 课文解剖 技巧解密 真题解析 04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记叙的人称,实际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第二人称,用“你”或“你们”来叙述,常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文章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部分地出现,将第三人称变换为第二人称,用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 第三人称,以“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的身份,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考点解读 常见考查形式: ①文章运用了第×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文中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试体会其表达作用。 ③本文对××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段中却有两处运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 ④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⑤选文中的“我”是个孩子,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考点解读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例1: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部编版九上)“思考探究”三: 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寄托着作者对人性的期望。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思想主题的展开留下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安排曲折变化的情节,避免多余的解释说明。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同时“我”也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课文解剖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例2:刘湛秋《雨的四季》(部编版七上): 文章前5段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第6段改称“你”?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答案示例】这里将第三人称换为第二人称,便于直抒胸臆,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课文解剖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一、记叙人称的作用 二、答题模式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技巧解密 一、记叙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作用。 ①亲切自然,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②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 ③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 ④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⑤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技巧解密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 根据“我”在作品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我”是故事的主人公。②“我”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③“我”既是故事的见证人或是穿针引线式的人物,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之一,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 技巧解密 考点04:揣摩人称作用 例:【2018年陕西中考】《最美的化学反应》: 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4分) 【参考答案】 ①“我”是文中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秋明的人生阶段串联起来; ②“我”是秋明人生经历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③直接描写“我”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