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74810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4-2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63823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化学,解析,原卷版,试卷,考试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是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 我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则“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A。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 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 D. 的VSEPR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共价键,故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选项A错误; B.Fe是26号元素,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选项B错误; C.用氢键表示法表示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为,选项C错误; D.NH3中心原子 N 有 3 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1 ,价层电子对数为 4,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A. 2,3,4-三甲基戊烷 B. 5-羟基苯甲酸 C. 4-溴-1-戊炔 D. 新戊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的系统名命名为2,3,4-三甲基戊烷,A正确; B.的名称为3-羟基苯甲酸或间羟基苯甲酸,B错误; C.的系统命名为4-溴-1-戊炔,C正确; D.的习惯命名为新戊醇,D正确; 故选B。 4. 3-氨基-1-金刚烷醇可用于合成药物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O原子和N原子均为杂化 B. 分子中的键角: C. 电负性: D. 第一电离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中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且存在2对孤电子对,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且存在1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故均杂化,A正确; B.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且存在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故键角:,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电负性:,C正确; D.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且N的最外层电子达到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右边相邻元素,,D错误; 故选D。 5.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少于 B. 向溶液中通入适量,当有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总数一定等于 C. 电解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