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78669

2.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五四制鲁科版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300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制鲁科,五四,学期,物理上,八年级
  • cover
2.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5年4月29日晚,著名二胡大师果敢带着气新团队和新作品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多媒体功能厅隆重举行了“果敢一新丝绸之路”音乐会。音乐会中的弹奏着在弹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2.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512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512Hz的声音,则(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512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火车迎面向我们驶来时同时鸣笛,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小明显增大 B.尽管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小明显增大,但火车鸣笛时声源发声的响度并没有变大 C.火车迎面向我们驶来时同时鸣笛,我们听到的声音音调升高 D.我们听到迎面驶来火车鸣笛的声音音调升高是声源发声的频率升高 4.以下是几个我们已探究过的课本实验,其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B. 耳朵贴桌面和离开桌面听同一个敲击声 C. 观察扬声器发声和不发声时小纸片变化 D. 在空气不断被抽出的过程中观察声音变化 5.科学研究表明,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养蜂人就可以通过听觉知道蜜蜂采蜜的情况。那么,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要高 B.音调要低 C.响度要大 D.响度要小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本领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7.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乐器。如图,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表面呈梯形。关于马头琴演奏中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拉琴弓是为了改变音色 B.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D.根据音调可以辨别马头琴的声音 8.如图所示,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是为了探究 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二、多选题 9.如图是一种自制玩具———柳哨。 初春时节,人们选取柳树嫩枝,反复拧动其外皮,使之与柳骨分离,抽出柳骨,留下柳皮管,再用小刀将端部光滑的蜡质层削去约0.3~0.5厘米,柳哨就做好了。将做好的柳哨放到嘴边,用力一吹,就可以发出声响。这其中蕴含着很多声的知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柳哨是依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 B.同样直径的柳哨,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C.同样长度的柳哨,直径越大,音调越高 D.用力吹柳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10.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快 B.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 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 三、填空题 11.在进行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辨别的.古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 12.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台下观众处的。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会降低(选填“音色”、“音质”、“音调”)。 13.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