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79615

【精品解析】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522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月,语文,学期,三上,年高,2023-2024
    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2023高三上·榆林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中就不乏对饮食的书写,特别是明清小说中,饮食大量进入小说文本,《红楼梦》就以大量篇幅近乎铺排式地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新文学”以来,在诸多“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中,很多时候对“人”的关注是从对人的饮食的关注开始的。饮食在不同时代的文学表达中,也呈现差异化的表现特征。特别是“新文学”以来,饮食书写与时代的关联更为紧密。文学的饮食书写,成为观察小到个人爱好、生活习惯,中到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大到社会伦理、世道人心的重要窗口。反过来看,饮食这一视角,也是研究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和审美嬗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葛亮对中国人的饮食情有独钟,早在长篇小说《北鸢》的创作中就写道:“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这样来看,他在《燕食记》中通篇以岭南饮食文化为重心展开叙事,是对过往饮食书写的一次总结和提升,是他在香港生活多年后对岭南一带饮食文化深度观察的集中输出,更是他在远离家乡南京后,对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在《燕食记》中,作者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要素写起,以此感知中国人的内在精神伦理和文化样态。 饮食话语进入文学,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呈现地域性特征。而饮食的地域性特征与饮食话语的地方性不可分割。当代文学饮食书写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地方性饮食话语的传递和拯救。饮食话语是一个地方语言特征的重要标记,当代文学对其的挖掘、呈现和拯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语言消逝的速度。在《燕食记》中,作者对百年来岭南民俗中的饮食话语进行了充分的表达。对于读者而言,特别是岭南之外的读者而言,阅读《燕食记》的过程就是认识和了解岭南饮食话语和饮食民俗的过程。作品中,既有对莲蓉月饼、核桃酥、皮蛋酥等礼饼的书写,又有对虾饺、烧卖、叉烧包、糯米鸡等的介绍;还有食物衍生出的其他话语的书写,如广州的得月阁、香港的同钦楼、澳门的颐和、上海的瑞香、杭州的嘉裕等都是各地饮食场所。不同地域不同饮食场所中的内部,也有诸多与饮食有关的衍生话语,如大案、小案、掌事、车头、大厨等。这些饮食话语及其衍生出来的其他话语,既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又具有行业的专业性特征。饮食话语在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同时,还彰显了当下文学语言表达的本土性特征。葛亮饮食话语的书写,是一种对行将消逝的本土话语的挖掘,彰显了民族性审美的印记。 那些曾经被废弃的本土语言,经过作家的书写和转化,产生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精细化的手工饮食,经由匠人们“热”出来的美食,显然具有了灵性和生命力,再经过作家的文学性加工,那些过去的历史中的饮食话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也具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这在丰富当下相对单一化、程式化的现代规范语言的同时,增添了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人本性的可能。让过去的本土饮食话语“活起来”,成为《燕食记》的重要贡献之一。 《燕食记》中,作者以百年中的饮食变迁为线索展开叙事,背后呈现的是百年来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审美嬗变。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关键元素是“仁义礼智信”,从任师傅到叶七、慧生到荣贻生再到陈五举,他们在饮食这一行业代代相传,在传递的过程中又将饮食背后的文化伦理传递下去。而一代代人对这些伦理文化的坚守,实际上彰显的是中国人不忘本的品性。作者透过饮食书写,彰显出中国人的伦理和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和性格。 (摘编自田振华《在饮食书写中彰显人情伦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文学”以来的诸多文学作品关注人的饮食,关注饮食书写在不同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