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任务六 :认识合同的变更、转让与终止 一、合同的变更 1、含义 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主要诸要素的 变更,即不论是主体、客体还是内容的变 动,都为合同的变更。 狭义的合同变更是指合同主体不变,而变 更合同的内容。 2、变更的方式 当事人协议变更 法院或仲裁机关裁决变更 法定事由出现变更 3、合同变更的效力 合同变更生效后,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即取代原合同 中的相关内容,当事人应按照合同变更后的内容履行合同, 而不能再按原来的合同内容履行。 二、合同的转让 1、合同转让概述 合同的转让也就是将合同设定的权利义务转让,是指 在不改变合同内容和标的的情形下,合同关系的主体变更。 2、合同权利的转让 是指不改变合同的内容,合同债权人将其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享有。 合同权利转让可分为合同权利的部分转让和合同权 利的全部转让。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可转让: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提示: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无须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 知债务人。如果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3、义务转移 是指不改变合同的内容,债务人将其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 合同义务全部转移:新债务人取代了合同原债务人的地位,原债务人脱离合同的债务关系。 合同义务部分转移:第三人加入债务关系与原债务人共同负担合同债务,原债务人并未脱离合同的债务关系。 提示: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 应当经债权人的同意。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 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 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4、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 是指当事人与第三人协议,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 并转让给第三人,由第三人全部地承受这些权利和义务。 有以下特点: 1、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时,转让方应当取得另一方的同意。 2、应当遵守合同法有关转让权利和义务转移的其他规定。 任务七 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 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 义务不符合约定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归责原则 是确认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的根据和准则。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两项: 1、过错责任原则 2、严格责任原则 注:如果违约方具备免责事由,就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如果违约方能证明违约行为与违约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也不承担违约责任。 三、违约行为的形态 1、预期违约 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届满之前,便表明表示或以自己 的行为表示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预期违约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 担违约责任。 2、不适当履行 是指当事人虽然有履行行为,但不符合合同约定。 包括有: 部分履行行为,如未以合同规定的数量交付货物。 履行方式不适当,如未按约定一次性付款,而采用分期付款方式。 履行地点不适当,如未在合同规定的地点交付货物 其他行为,如违反告知义务 3、瑕疵履行 是指债务人履行的标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由于违约瑕疵履行尚未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对违 约行为可以采取补救措施;而已经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 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迟延履行 债务人迟延履行:指合同期限届满时未履行债务。 债务人迟延履行,对于合同债权人无利益的,债权人 可以拒绝接受履行,并由债务人承担不履行的违约责任。 债权人迟延履行:指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债务人的 正常履行。 债权人迟延履行,债务人不承担迟延履行的责任,并 且债权人迟延履行造成债务损害的,由债权人承担损害赔 偿责任。 四、违约责任的认定要件 1、违约行为的存在 存在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损害后果 损害必须是实际已经发生的,尚未发生的损害不能赔 偿.且损害必须是可以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