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82661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测试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846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册,同步,鼎立,三国,16课,单元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  )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击敌要害,一战而统一北方的战役是(  ) 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大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击敌要害,一战而统一北方,C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官渡之战。 3.《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208年曹操南下,进逼孙吴。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在赤壁与曹操决一死战,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操,“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出自赤壁之战,B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 4.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下列关于这次战役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C.孙刘联军偷袭烧掉曹军的屯粮 D.船舰连在一起的战术运用不当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中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船舰连在一起的战术运用不当,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操,A、B、D选项是曹操战败原因;官渡之战中曹操偷袭烧掉袁绍的屯粮,C表述不正确。 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 5.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  )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208年,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并向西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内容。 6.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是在(  ) A.官渡之战后 B.刘备称帝时 C.曹丕称帝时 D.孙权称帝时 【答案】D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D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时间。 7.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230年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台湾岛,C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夷洲”。 8.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