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4(1)重力的大小 课时训练 沪科版 八年级上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2023·南京模拟]上体育课时,练习投实心球,若不计空气阻力,从手中抛出去的实心球将( ) A.不受任何力 B.只受重力 C.只受手的推力 D.受重力和推力 1 【点易错】 从手中抛出去的实心球,由于脱离了手,不再受推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B 2023年2月8日,中国选手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获得了冠军。运动员从空中下落是由于_____的吸引而受到重力,科学家_____在类似现象中提出了万有引力。 地球 2 牛顿 [2023·深圳期中]用质量已知的钩码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重力G/N 1 2 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位置,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B.物体的质量随所受重力的增大而增大 C.表格中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100 N/g D.此实验中的物体只能用钩码 【点拨】 由表格数据可知,同一位置,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同,A正确;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错误;表格中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0.01 N/g,C错误;此实验中的物体可以用任何物体,D错误。 【答案】A [2023·无锡锡山区期中]下列关于公式G=mg中的常数 g=9.8 N/kg的物理含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即1 kg=9.8 N B.g=9.8 N/kg表示9.8 N=1 kg C.g=9.8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D.g是常数,表示在任何地方,g为定值 4 【点拨】 1 kg是指质量,9.8 N是指力,质量和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画等号;g=9.8 N/kg表示地面附近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g值与位置有关,同一位置g值大小相等,g值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点知识】 对g的理解 (1)g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g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g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最小,在两极最大。 【答案】C [2023·南京模拟]小明在做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 (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把指针调到_____并检查指针与外壳有没有摩擦。 5 零刻度线处 【点拨】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调零,并检查指针与外壳有没有摩擦。 (2)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_____(填“甲”或“乙”)。 甲 【点拨】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防止弹簧与外壳摩擦,故正确的握持方式是甲。 (3)当钩码质量为0.16 kg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表格空白处应填_____。 1.6 【点拨】 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 0.2 N,示数为1.6 N。 (4)小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帮小明在图丁中以重力G为纵坐标、质量m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连线作出G -m关系图像,从而得到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_____。 解:如图所示 质量m/kg 0.06 0.12 0.16 0.2 0.24 重力G/N 0.6 1.2 2.0 2.4 正比 【点拨】 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作图。通过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5)实验时,为得到重力与质量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填“减小误差”或“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点拨】 实验时,要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 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 N B.一只鸡所受的重力约是350 N C.一个苹果所受的重力约是35 N D.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是5 N 6 【点拨】 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 N;一只鸡的质量约是 2 kg,受到的重力约是20 N;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200 g,故受到的重力约是2 N;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故其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