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88859

2.2 做出判断的分支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0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做出,判断,分支,教学设计
  • cover
2.2 做出判断的分支 一、课时教材分析 2.2的第二课时介绍了分支结构语句;提供了参考算法和需要补充完善的流程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编程计算的完整过程。 使用“校运会成绩统计”项目整合第二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子项目二“计算三项全能运动员的总分”,使学生了解顺序结构语句,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掌握Python中的常量、变量的定义、运算符与表达式等基础知识。在完成子项目二的基础上,进行子项目三“求跳远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将子项目三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判断跳远运动员试跳成绩是否有效”,使用单分支结构;活动二“求运动员两次试跳中的最好成绩”,使用双分支结构来完成;拓展活动“求跳远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课时学情分析 经过学习2.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一课时,学生知道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表示算法)、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赋值语句、数据类型、输入输出语句等知识点。本节课对Python语言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有了提升,学生总体思维活跃,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课时学习重点 分支结构的基本思想 分支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课时学习难点 分支语句的工作原理、格式和使用方法 使用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开放性学习环境 Python 3.8、Word等数字化学习工具; 教学课件与项目活动手册 六、课时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思维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合作分享意识。 2.计算思维:了解分支语句,通过活动掌握分支语句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计算机程序在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中的作用;养成利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的习惯,能够选择恰当的算法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来有效管理学习过程;能够运用算法和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复习 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变量常量、运算符与表达式、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数据结构等知识点。 跟随教师回顾上节课“计算三项全能运动员的总分”的内容 回顾复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导入新课 根据校运会实际情况,引入情境。跳远比赛规则为,运动员如跳入沙坑,则此次成绩有效。那么如何设计算法,判断试跳成绩是否有效呢? 根据教师提示,学生分析如何设计条件“判断成绩是否有效”。 通过与上节课项目紧密相连的活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活动一 起跳板距沙坑近端为1.2m。请设计算法,判断试跳成绩是否有效。 教师在顺序结构流程图的基础上给出提示。讲解分支结构流程图。 教师通过流程图引出单分支结构格式。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活动一.py Number=input(“请输入运动员编号”) Result=float(input(“请输入运动员试跳成绩:”)) if Print( ) 教师提醒学生使用英文输入法,注意格式中的“:”及语句的缩进。 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 学生根据流程图和单分支结构格式补全程序。 通过判断试跳成绩是否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单分支结构的格式与使用方法。 活动二 根据实际情况,跳远项目每个运动员不止一次跳远机会。具体规则为:每名运动员有两次试跳机会,假设运动员两次试跳成绩都有效,取两次试跳成绩中的最好成绩作为该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教师引导学生从活动一中的分支结构入手,思考两个活动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补全双分支流程图。 教师根据流程图讲解双分支结构格式: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A else: 语句或语句组B 教师提示学生打根据流程图和双分支结构格式,修改活动一代码。 Number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