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89583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288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11课
  • cover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和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构成。本课上承《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两课之间有内在联系。第11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暴露,马克思和恩格斯联系工人运动实际,在学习吸收优秀思想成果的的基础上,寻求解决社会问题方案创立马克思主义,推动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世界意义展示论述,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并加以分析。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世界意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没有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当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以后,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不能适应生产的社会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但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国际联合进行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夺取政权,建立公有制。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也鼓舞了亚非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的兴起》教科书已经涉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生经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相关历史。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世界影响有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于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对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超越把握不是很准,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等理论名词理解不够透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程学习提升理论认识和思维深度。 学科素养:经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从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时空观念,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历史地认识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历史材料获取信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学生能够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比较认识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超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 3.学生能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的了解,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4.学生通过辨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观点,能够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下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坚定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