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90691

桂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12 美丽的铜鼓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71549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美丽,铜鼓
  • cover
(课件网) 《美丽的铜鼓》 前言 铜鼓是我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物,铜鼓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云南、广西等各地相继举行铜鼓艺术节,古老的铜鼓文化备受人们的青睐;同时,取材于铜鼓艺术的歌舞、绘画 、雕塑、建筑和工艺品也是层出不穷,表现了铜鼓艺术的极大影响力。 每天多一点艺术,每天多一点成长 铜鼓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历经二千多年,仍长盛不衰,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民族还在使用和珍藏,它既是乐器、祭器、神器,又是多功能器具。它最早是作为炊具和打击乐器使用。之后,逐步成为当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演变的过程中,敲击铜鼓发出的声音开始是战事召集的信号:铜鼓一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后,铜鼓又成为赏赐或贡品,以及作为祭祀、盟会、宴会歌舞时的乐器,贵族还把它作为陪葬品。 铜鼓在大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等也有流传。 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泰国民间收藏和出土的则有上千个。 铜鼓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化遗产,文山作为世界铜鼓起源地之一,目前出土和发现了143面铜鼓,在拥有铜鼓数量方面,文山州又为全省之冠。铜鼓主要流传于壮族和彝族民众中,反映了文山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对于壮乡人民来说,铜鼓不仅仅是文物、陈列品,而且是真正活着的乐器,是音乐的活化石。 铜鼓在文山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乐器,还是一种多功能器具,集冶金?、铸造?、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铜鼓其形态和纹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展现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铜鼓在文山州拥有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麻江型、北流型等全国界定的8大类型。 平坝铜鼓 大各大铜鼓 古木铜鼓 草皮村铜鼓 草皮村铜鼓 草皮村铜鼓 石寨山型铜鼓 田蓬铜鼓 瑶山铜鼓 北流型铜鼓 北流型铜鼓 红甸铜鼓 高家湾铜鼓 孟梅11号铜鼓 西盟型铜鼓 铜鼓基本结构图 铜鼓上的艺术 铜鼓上的艺术包括自然物体、动物形象、 人体动作等现实生活的绘图.这些画像是石寨山型铜鼓的主题纹饰,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内容,体现了铸鼓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各种画像与其他的几何纹带有机地搭配,使整个画面丰满多资. 太阳纹 翔鹭纹 冷水冲型铜鼓纹饰拓片 麻江型铜纹拓片 各种铜鼓及纹饰 石寨山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 灵山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 万家坝型铜鼓鼓形及其纹饰 铜鼓上的部分云雷纹 时至今天,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丘北等县的壮族、彝族村寨,每当节庆和婚丧等活动都会用到铜鼓。壮族的打鼓过年、三月三,彝族的“跳宫节”“荞菜节”等节庆活动,仍保留着古朴的铜鼓遗风。 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