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00260

(1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 晨读暮诵清单--2024届高考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三轮冲刺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8次 大小:19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4届,三轮,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1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2024届高考历史晨读暮诵 考点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户籍制度演变的情况 战国秦汉 战国 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官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两晋南朝 西晋 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东晋南朝 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 (2)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收赋役。 (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不时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隋唐 隋朝 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选 宋元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1)以职业定户籍: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元朝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 (2)圈定户籍: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清 明朝 (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命全国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 (2)明承元制仍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3)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清前期赋役制度改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考点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时期 历代基层组织(乡里制度) 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 (1)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 (2)里设里正。 (3)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宋朝 王安石变法实施保甲制 明朝 (1)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2)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 十家牌法中,每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 考点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2.宋以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政府救济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