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02133

第1课《春》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84998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中的“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春 学习目标 02 品析重点段落,分析文章优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比喻、拟人等丰富的修辞手法。 03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0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影响,开始写新诗。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后从事散文创作。 朱自清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他的一些诗和散文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主要作品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欧游杂记》。 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卷网-1996年版)。 《春》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上半年。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成为了他为数不多的内容欢快的作品。 背景资料 蓑笠 朗润 嗡嗡 酝酿 卖弄 婉转 应和 嘹亮 黄晕 烘托 风筝 静默 舒活 抖擞 读一读 蓑笠[suō lì] 朗润[lǎng rùn] 嗡嗡[wēng wēng]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mài nòng] 婉转[wǎn zhuǎn]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liàng] 黄晕[huáng yùn] 烘托[hōng tuō] 风筝[fēng zhēng] 静默[jìng mò] 舒活【shū huó】 抖擞[dǒu sǒu] 读一读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赶热闹”的意思。 和平:平静安定。 蓑: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指夸示、炫耀。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读一读 记一记 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 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朗读指导 第一部分(1):盼春。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7):绘春 第三部分(8—10):赞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⑴“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 ⑵“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巧妙宣告春天即将来临,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盼春 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绘春的部分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如:____图。 想一想 春草 春花 春风 春雨 迎春 喜爱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用拟人的手法,把小草人格化,形象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赞美春草旺盛的生命力,显得小草调皮可爱,也流露出作者不经意间发现春草时的惊喜。 “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自上而下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由实到虚 花的色 蜜蜂的叫 花的味道 多感官结合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