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04438

7.1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课件(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5-1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1250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学年,必修,统编,高中,-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 (1)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本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3)作用: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1)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 (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法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1)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 (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法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3.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②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3.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③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3.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2)中国法律发展: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西汉时期 三国两晋六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代时期 鸦片战争后 产生 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开始制定成文法,并 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唐律疏议》 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但终归于失败。 启示: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历史和国情。 3、中华法系 (1)特征:源远流长 (3)含义: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4)重要性: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治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习近平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地位: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 ①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 ②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 ③法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