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新课标·主题活动设计】在课堂上,同学们模拟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缔约方大会。南极地区的代表称2023年南极地区海冰急剧减少,7月中旬南极海冰面积较多年均值减少260万km2,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和1979—2023年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洲主要位于( ) A.热带 B.南温带 C.亚热带 D.南寒带 2.7月南极地区( ) A.处于全年中的冬季 B.降水量开始增大 C.海冰面积开始减少 D.气温达全年最高 3.南极地区2023年海冰面积明显减小的原因是( ) A.降雪少于往年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类大量开采 D.科考导致融化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至此,我国已在南极建立五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南极大陆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和高原 B.盆地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山地 5.我国海拔最高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6.秦岭站濒临(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于2022年10月26日出发,2023年4月6日返回,圆满完成任务。在本次考察中,队员通过南极的冰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冰芯是从冰面向下钻取的圆柱状冰体,能够获取连续冰层的信息。南极冰芯如同大自然的“年轮”和历史档案馆,记录着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环境的演变状况。图左示意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去程路线,图右为南极冰芯(部分)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7.考察队去程主要经过( ) A.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北冰洋 C.太平洋、北冰洋 D.太平洋、印度洋 8.考察队选择该时段前往南极大陆的原因是( ) A.淡水资源较多 B.气温较高 C.有极夜现象 D.动植物较少 9.南极冰芯能够保存地球古气候信息主要得益于( ) A.海拔很高,降水稀少 B.冰层厚度大,长期积累保存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 D.气候湿润,大量降雨后结冰 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体积压缩并冷却至其沸点(-161.5℃)温度后加工而成的液体,其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的热量大。印度尼西亚是目前液化天然气的最大出口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与传统天然气相比,液化天然气的优势不包括( ) A.空气污染小 B.运输体积小 C.能量巨大 D.加工难度小 11.上图中的萨别塔港是中国和俄罗斯合资建设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能源工程所在地。与印度尼西亚相比,该工程地的最大优势是( ) A.气温较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 D.原料充足 12.萨别塔港是俄罗斯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濒临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小华从网上看到一则为期15天的南极大陆深度游的广告,出发日期为2021年11月20日。如图为“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南极大陆深度游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南极探索的时间正是北京寒冷的冬季,小华认为正确的是( ) A.此时南极地区处于最寒冷季节 B.因为高纬度、高海拔,南极全年都寒冷 C.如果暑假去,会是南极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候 D.此时南极地区同北京一样昼短夜长 14.旅行中有利于保护“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行为是( ) A.开展捕猎活动 B.在岩石上刻上国籍和姓名 C.修建私人别墅 D.不丢弃垃圾 15.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多国联合科考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升温明显。读北极航道图,完成下面小题。 16.8月,某探测队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白昼时间很长 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 C.大群企鹅在游泳 D.因纽特人在捕鱼 17.北极航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