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10305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0588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目标 1. 通过时间轴和各种主题的地图,了解冷战过程中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与空间位置,形成对冷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时空观念。 2. 通过阅读材料,解读图片,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综合国力、战略目标与战后美苏冷战之间的关系。 3. 通过解读材料,提取信息,阐述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西欧、日本、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4. 通过对冷战中典型事件的学习,感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重要性,理解当前国际秩序呈现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分析美苏冷战的原因、掌握美苏冷战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冷战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材料展示活动(问题)设计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材料一:美苏二国领袖间的直接通讯联系———热线”,已于昨天启用。这“热线”将在美苏元首间为了一些偶然之事件发生,必须直接及迅速磋商之时使用,双方希望借此能避免核战争的发生。 “热线”虽然使人增加了安全感,但双方不能永远有互相合适的时间,两大巨头精神与身体上的紧张程度所生的影响,及国家领袖更易后的政变等等。所以“热线”只是在许多安全设备上再加一种而已,并不能寄以全部的信赖。 ———金庸《明窗小札1963》问题1.1963年:金庸先生,在担心什么事情? 问题2.2023年:我们思考,美苏关系如此紧张,为什么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材料解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点明本课主题。教师过渡除了以上两个问题,本节课,我们要探讨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1.冷战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到底从苏联的行为中发现了什么样的威胁而要采取遏制政策? 2.对抗与共生:美苏关系如此紧张,时人如此担心,为什么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3.共生中发展:为什么说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还有哪些力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 4.历史的启示:冷战给后人留下了哪些重要启示,当前中美关系如此紧张,如何避免“新冷战”?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各种历史事件形成合力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 美苏之间到底有哪些激烈斗争?这节课,我们通过还原历史情境,来探讨一下“二十世纪下半叶,对抗与共生的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 冷战的起源问题3:根据材料及课本P109学思之窗,指出斯大林最关注什么问题? 问题4:乔治 凯南判断苏联扩张会造成什么后果? 问题5:造成美苏战略互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述】展示史料,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爆发的原因。 【教师小结】“美苏合力说”认为冷战爆发的主要责任国是美国和苏联,英国在旁煽风点火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丘吉尔、斯大林、杜鲁门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言论、行动,这些猜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双方意识形态上的不同,这也体现了冷战的特征———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抗与共生小组活动 步骤: 1.自主阅读课本110页; 2.和小组同伴讨论,进行怎样的知识梳理最能展示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 3.派代表展示你们讨论的成果; 4.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时间为3分钟左右。问题6:你倾向于哪一种梳理方式?为什么? 材料三 ■尼克松:这些设备都是最新的,而且很多美国家庭都在使用这些设备;使得美国妇女的生活更加舒适。 ■赫鲁晓夫:苏联不会用这种“资本主义”态度去对待女士 。 ■尼克松:这是一种全球普适性的观点 ,要让家庭妇女的生活更加便捷。 ■赫鲁晓夫:苏联人并没有因为这些设备而目瞪口呆 ,因为苏联也有这些设备;在美国只有花钱才能买到房屋,而在苏联只要是公民就有房子住。【教师讲解】更能体现出美苏之间的对峙!美苏对峙是常态,但也有比较缓和亲密的时刻。我们来品味两个历史细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