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生物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基因突变引发细胞癌变的原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以航天育种为例,设计归纳诱变育种的思路方法,发展科学思维。 3.通过分享航天育种已经取得的成果,感受我国杰出的航天成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构建细胞癌变过程模型 设计归纳诱变育种的思路方法 教学难点: 构建细胞癌变模型 教学过程 学习情境 3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一则公开征集航天育种实验搭载项目的消息引发关注。(展示视频) 那如何利用基因突变更好地开展航天育种实验? 操作流程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一.有些因素能提高基因突变概率 分析相关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统计,在高等生物中,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①为什么自发突变的概率这么低?自发突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②在太空中有哪些条件与陆地上不同?哪些条件可能会提高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物理因素 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诱发基因突变? 亚硝酸盐中毒→化学因素 麻疹病毒的毒素具有诱变作用、HPV病毒诱发宫颈癌→生物因素 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知识回顾———癌细胞 ①癌细胞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②癌细胞还经常有的一些细胞特点是什么? ③癌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总结归纳细胞癌变的概念图 生活中引发癌变的因素有哪些? 资料1.2018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居全国癌症发病率和致死率的首位,发病人数为78.1万人,其中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二倍,这与男性有较高吸烟率有关。研究表明,烟草的烟雾中含有的多种成分如多环芳烃等具有致癌作用。 资料2. 黄曲霉素被认为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资料3.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酸菜等,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可能导致食道癌和胃癌。→化学致癌因子 资料4.研究表明,在紫外线辐射比较强烈的地区,皮肤癌发病率明显增高→物理致癌因子 资料5. 人乳头瘤病毒容易诱发宫颈癌→病毒致癌因子 3.生活中,你要如何做才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提高自身免疫力 远离致癌因子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基因突变可应用于诱变育种 资料1: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了一百多家单位的千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则带回了88家单位上千件(份)的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从小麦、玉米、大豆到南瓜、水稻、番茄,还有魔芋、辣椒、棉花,甚至连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都有。 1.航天育种的生物有哪些?这些材料都处于什么时期?为什么? 资料2:航天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如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优良性状的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2.航天育种原理是什么?能不能归纳出育种流程? 3.诱变育种还可以用到哪些诱变方法 4.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进行航天育种,有何优缺点? 5.诱变育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 四、背景拓展 “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今年开展,回顾30年我国航天成就,期待航天工程的新纪元。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生物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真实情境探讨,归纳概括碱基的替换、插入、缺失等属于基因突变,构建基因突变概念模型,发展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2.通过问题研究分析,阐明基因突变如何引起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建立结构与功能观。 3.通过基因突变特点的分析,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树立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