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10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9328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科学精神: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探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鉴别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揭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根本性弱点,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优势。 3.公共参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理解青年一代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中国梦的实现积极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过程 总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导入】:图片【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每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中国青年从未缺席。视频【五四运动】 结合视频和所学知识:找出视频中你认为最燃的觉醒时刻,并说说五四进步青年为唤起民众觉醒做了哪些努力? 【设计意图】:以时政热点“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作为引子,通过热血超燃的五四运动视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感悟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青年的力量从未缺席,致敬先辈为民族觉醒所做的贡献。同时,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民众走向觉醒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由此导出本课的总议题。 子议题 议题情境 议学活动 设计意图 【议题1】 困局: 长夜难明待觉醒 【近代中国讽刺漫画】: 【自主探究】: 为漫画命名并根据漫画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生活在怎样水深火热的社会? (2)当时改变中国社会现状最急需解决的矛盾是什么?中国人民的出路在何方? 这一部分内容历史逻辑较强,且学生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基础,通过三张近代中国的讽刺漫画,分别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人民惨遭蹂躏等三个角度描绘出水深火热、黑夜沉沉的旧中国,生动展现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自主探究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探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子议题 议题情境 议学活动 设计意图 【议题2】 破局: 登台较量见真章 【鲁迅与钱玄同之辩】 鲁迅: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四种建国方案】: 北洋政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等建国方案 自主思考:如果年华可以倒流至100年前,你将如何书写你的青春? 你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孤勇的觉醒者,救亡图存以寻找真理开启民智? 你将加入哪股政治力量,选择哪种救国方案? 【抽盲盒 谋救国】:各种建国方案在当时历史情境下如同盲盒充满未知,结局各如何呢? (1)评估各建国方案的可行性,填写学案表格。 (2)思考:为什么前三种建国方案不能真正觉醒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斗争有何根本性弱点? 借鲁迅与钱玄同之辩,抛出问题,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意识。通过盲盒的形式,既吸引学生兴趣,又喻指各种建国方案在当时历史情境下充满未知,凸显救亡图存之士的孤勇,学生比较鉴别四种建国方案,增强学生辨析能力,推出其他阶级阶层的根本性弱点,为探究中国共产党的优势铺垫。 子议题 议题情境 议学活动 设计意图 【议题3】 新局: 开天辟地终破晓 【微视频】:跨越时空的连线 【文字材料】:跨越时空的连线词 【视频】: 《觉醒年代》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