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14653

【备课先锋】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2课时(写小事而立大德的至情文) 课件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99999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情文,大德,而立,小事,2课时,备课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文精讲 1.结合第1段中加点词语,品析画线句子的丰富含义。 考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常见的考查形式: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的含义。 答题技法: 1.结合语境,前后联系; 2.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4.辨析修辞,思考意图。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 · · · ·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 · · · · 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却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罩上双层的悲哀”。另外,也可以认为“双层的悲哀”表示两方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年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结构上 总领全文 内容上 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概括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2.从结构和内容来看,第2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上节回顾 小事件 大品格 详略安排 修润文章(第3段) 详 恭送客人(第4段) 略 真诚复信(第5段) 详 为文如写话(第6段) 略 文风重简洁(第7段) 详 写作求完美(第8段) 略 待人厚 律己严 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品质相应的事件有哪些?请结合文段概括。 请就文章所写的事件,概括本文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围绕叶圣陶先生的“做人和做学问”选材,以小见大。作者选择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与工作中的小事,多而细碎,既有作者亲身感受的事,也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但小事情见大品格,正是这些小事情,从不同方面折射出叶圣陶先生的可贵品德。 以小见大 小贴士 “以小见大”指从小事情见大品格。通过对具体的典型的小事的记叙,小中见大,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使人物形象因这些小事、细节而丰满起来。 分析讨论 1.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评价性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总结文章第2段,也总领全文,总写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③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分别领起文章第3、4段,从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