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15013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复习课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343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一章,答案,九年级,教科,物理,学年
  • cover
第一章 复习课 素养目标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并能用分子的动理论解释相关的物理的问题。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能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和理解燃料的热值。 4.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生活和自然现象。 ◎重点: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热值、比热容的相关计算。 【思维导图】 【单元达标】 达标点1分子动理论 例1 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会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 )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思路导引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着吸引力,而且还存在着排斥力,如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达标检测 1.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 ,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答案】达标点一 例1 A 解析 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A正确,B错误;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 达标检测 1.无规则运动 温度 解析 整个屋子弥漫着有毒气体的气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夏天时特别严重。 达标点2改变内能的方式 例2 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思路导引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达标检测 2.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旁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达标点二 例2 C 解析 锯木头锯条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阳光下路面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搓手时手掌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综上分析可知,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阳光下路面发热,故选C。 达标检测 2.热传递 做功 解析 冬天坐在电火箱旁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身体的内能;跳绳使身体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身体的内能。 达标点3温度、内能、热量的辨析 例3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思路导引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质的种类有关,而热量是物体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