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15109

2023年高考全国卷四套:《诗歌真题详细讲解》 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69510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年,高考,全国,四套,诗歌真题详细讲解,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诗题:答/友人论学。 答:回复。应是先有友人论学,后有作者论学。酬答之间要围绕同一话题。 诗题:表明其言说的对象是“论学”,更具体说是“学”,至于所学为何,根据第二句“曾颜”可知“学”应指学儒。 诗题:诗人对友人关于治学的论述做出了答复。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一个字一个字地注释出来,这样研读儒家经典让学儒之道反而陷入困境。为学者一个个逢人就张口曾参,闭口颜回。 逢人个个:应为“个个逢人”的倒装。 转:反倒 A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哪里知道那剥落了皮毛的地方(学儒真髓)根本就不在口耳流传之间。 那知:哪知 皮毛:兽皮和毛发,喻指表面 A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学禅要自行参悟以求印证认可,修道必须亲自炼丹等待还丹现象出现。 印可:佛家谓经印证而被认可,禅宗多用之。 丹还:还丹,道家术语,丹砂烧成水银之后,放置到一定时间水银又还原成丹砂,叫还丹。 A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